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台灣最北角及季節限定絕景:富貴角+老梅綠石槽

北海岸算是台灣一個蠻熱門的兜風逛街路線,舉凡白沙灣、富貴角、石門洞、富基漁港、核一廠(誤)都是大家熟知且常去的地方。不過有個小小的景點不是很顯眼,特殊景觀也不是四季都有,甚至開車騎車呼一下就開過也不會多注意一眼,這個地方叫做老梅,是個樸實寧靜的小村落,而在這裡卻有個全台灣唯一的特殊景觀,「老梅石槽」。





「石槽」在地理上應該叫做「潮溝」或「海蝕溝」,是在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海岸邊的火山礁岩,在長期海浪的拍打沖刷之下,質地比較鬆軟的部份慢慢被侵蝕,剩下比較堅硬的部份留下來而形成現在大家看到的溝槽狀海岸。






其實很早之前就在攝影愛好者分享的相片之中知道了老梅這個地方,一直想找機會拜訪不過確切地點在哪不太清楚,去年為了征服富貴角燈塔時意外發現了這個放在記憶中某個角落的小地方。





從前往富貴角燈塔的步道上可以遠眺老梅海岸,去年到這裡時是五月初,意外的發現老梅石槽就在眼前。






從通往富貴角燈塔的步道上另有一條步道可以通往老梅海灘。






當天天氣晴朗,甚至有點炎熱的感覺。





還遇到紅色螃蟹橫著過馬路。(不是煮熟的XD)





富貴角原名「ta-bin」,傳說是平埔族巴賽族語言。而現在富貴角的名字是當年荷蘭人對這裡稱作「Hoek」(岬角的意思),後人取其相似音叫做「富基角」,一直到日治時期閩南的移民再以發音接近的「富貴」取名,這裡也是大屯火山系的熔岩流入海中所形成的緩斜河階岬角。






富貴角燈塔於1897年完工,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





而因為秋冬時常會起濃霧,因此在塔內有設置「霧笛」的裝置。






燈塔原本是八角形鐵造塔身,在1962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建築,外表為黑白相間塗裝,這裡也是是台灣本島最北邊的燈塔。





【如何到富貴角燈塔】
◎ 於淡水捷運站前、基隆火車站旁搭乘兩地對開的淡水或基隆客運,於「燈台口」站下車,下車後沿指示牌前往至富貴角遊憩區。

◎ 高速公路國道3號(基金交流道)→2號省道→萬里→金山→石門(2號省道25公里處)
◎ 速公路國道1號(五股交流道)→64號快速道路→八里五股(往淡水方向)→關渡大橋→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2號省道25公里處)
◎ 臺北→士林→關渡→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2號省道25公里處)
◎ 自基隆走2號省道→萬里→金山→石門(2號省道25公里處)





這裡就是台灣本島最北端的富貴角。
身為台灣人就要對自己的土地更加了解,我們就來複習一下台灣東西南北四極點燈塔是哪四座呢?(推眼鏡)





【解答】
東:三貂角燈塔
西:七股國盛燈塔
南:鵝鑾鼻燈塔
北:富貴角燈塔





除了最西邊的七股國盛燈塔之外,我通通搜集到手了,你去過幾座了呢?





征服玩台灣最北角的富貴角以及富貴角燈塔後,我們便順著步道往回走到通往老梅海灘的地方,有指標不會走錯路。






順著步道走下去就是老梅海灘了。





每次看到平坦的沙灘就會忍不住想在沙灘上畫畫,雀躍。






這種非常特殊的「石槽」景觀,是因為在冬天東北季風盛行,因為海浪拍打讓石槽的岩面濕潤有水份,便會在岩面上開始滋生「石蓴」、「裂片石蓴」和「扁石髮」等的綠色海藻。






然後等到四月份左右,東北季風漸漸變弱,石槽就會長滿了一大片綠色的海藻,也就形成這幅令人讚嘆不已的特殊「綠石槽」海岸景觀。






這種綠石槽的景觀會從二、三月開始,在四、五月份時長到最多,之後海藻就會因為夏天太陽越來越大越熱,因為曝曬而漸漸消失。






需要提醒的是,前往觀看老梅綠石槽的景觀時最好是先到氣象局的網站查詢潮汐的漲退,因為退潮時才能夠好好的欣賞整片石槽的景觀,如果漲潮的話海水淹沒石槽就什麼也看不到了。

◎中央氣象局潮汐預報http://www.cwb.gov.tw/V7/forecast/fishery/tide_1.htm






退潮後還可以看到海水留在窪地的景色。





石槽上海藻近拍,好像很好吃(誤)。






因為這裡的獨特景色漸漸為大家所知,很多攝影同好及婚紗拍攝來這裡取景,綠石槽在遊客的踩踏下已面臨生存危機,所以北觀處是希望遊客盡量能在沙灘上觀賞就好,不要踩到綠石槽的範圍。(對不起我也踩上去了)







而且綠石槽上方相當滑溜,如果滑倒受傷可能就慘了。





老梅石槽這塊地形長度約2公里、溝槽平均深度約50公分。






有沒有很像綠色的魔毯!?














這裡有時候也可以看到有在地人在採髮絲,不過想要拍攝時最好先禮貌寒暄問候一下喔!






退潮之後可以很清楚看見石槽的最前緣,而且下方還被海水侵蝕所以呈現懸空的狀態。







老梅海岸是一個同時擁有沙灘與長條狀岩岸的地形。






有時候浪大一點,就可以看見浪花從石槽空隙中激濺起來的浪花。








從石槽溝中的縫隙往下看,前緣真的是懸在海面上,不時可以看見海水從縫中噴濺出來!







有時候還可以看到海水從石槽溝之間灌進來。





璧綠色的愛心!





話說上面那些都是去年五月初的時候光景,今年三月時看到不少人在寫老梅石槽上的綠色海藻已經長出來了,而且看到有人PO的照片都已經綠油油,心想今年綠石槽還開始的真早,於是便在四月的清明節連假出發前去老梅想重溫一下美麗的景色。

今年我們換了一個方向,從台二線26.3公里處看到老梅的指示牌後就直接彎進老梅,但是在下海灘前卻看到是這樣的光景.....................







怎麼會只有一點點綠,其他地方都是光溜溜的啊?難道網路上的文章都是騙人的嗎?還是都是拿以前的照片來充數啊!!!!!!





跟去年五月見到彷彿一片綠油油地毯的景色完全的不同,可見在海藻四月初還沒有完全長滿。







出發前我們還先查詢了潮汐狀況,最低潮分別是早上七點多及晚上八點多,下午兩點多則是最大潮,我們是在中午11點左右抵達,想到潮水已經漲這麼高,而且加上有東北季風的關係,一波一波的浪不斷的打上岸邊,激起洶湧的浪花。






這次還可以看到有不少河豚被衝上岸來。






在靠近富貴角燈塔這一邊的石槽海藻生長的情況比較踴躍,不過還是沒有去年五月來的時候多。





海藻情況還很稀疏。






也因為漸漸漲潮的關係,海水不斷的漫過石槽淹上海岸,幾乎是靠近拍照後沒幾秒就得趕快後退躲海水的狀況。







 海水一直湧上來,好殘念啊!!!!!






看還有一些攝影者不畏一直漲潮的海水努力捕捉鏡頭。






欣賞老梅石槽那翠綠的魔毯真的是得要天時地利配合的恰恰好才有辦法看到他最美麗驚奇的一面,個人覺得還是要在四月中之後到五月中這段時間才算是稍微恰到好處,當然潮汐的情報掌握也是很重要的。






不過換個方向想,就算沒看到如同去年般整個鋪滿璧綠色海藻的光景,能夠見到石槽這地理景觀最原始的樣貌,也算是上了一堂寶貴的地理課呢!






【如何到老梅石槽】
◎於淡水捷運站前、基隆火車站旁搭乘兩地對開的淡水或基隆客運,於「老梅」站下車後直行過老梅社區即可到達
◎高速公路國道3號(基金交流道)→2號省道→萬里→金山→石門(2號省道26.3公里處)
◎高速公路國道1號(五股交流道)→64號快速道路→八里五股(往淡水方向)→關渡大橋→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2號省道26.3公里處)
◎臺北→士林→關渡→竹圍→紅樹林→2號省道→三芝→石門(2號省道26.3公里處)






老梅+富貴角燈塔位置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抬槓一下吧~